日系车在华销量整体实现两位数增长

行业
2019
03/15
20:41
汽车杂谈
分享
评论

原标题:为什么说日系车本可以卖得更好?

最近有业内人士撰文称,日系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集体由“差等生”变成了“优质生”。依据的理由是,无论是从今年3月份,还是一季度累计,日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都整体实现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有的日系品牌销量增速甚至超过50%。

为什么说日系车本可以卖得更好?

但车业杂谈认为,单纯以这一增速就判定日系车企已经集体变成了“优质生”,显然依据是不充分的。如果说在产品力等层面,近年日系车企确实是更加注重于中国消 费者的需求,开始与时俱进了;那么,在营销层面,车业杂谈觉得日系车企就还有没跟上节奏的感觉。车业杂谈认为,如果日系车企在营销领域能够也同样做到与时 俱进,日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还可以卖得更好。

日系车企在汽车制造领域有一个特点就是 比较注重细节,这也应该是日本人普遍拥有的一个族群特点。在产品层面注重细节是好事,日系品牌汽车无论是从做工还是从产品品质等方面,都是因为注重细节而 带来了不错的品牌和市场口碑;但在营销传播层面,如果仍处处注重细节,就不一定是好事,毕竟营销很多时候讲究的是时效性。

举 一个例子,相信不少媒体都有与日系车企开展过类似公关传播之类的合作,也就是为日系车企撰写一些企业、品牌或产品层面的传播稿件等,然后在媒体平台进行发 布。很多时候,日系车企在审核这类传播文案或稿件的时候,往往达到“咬文嚼字”的地步,大到整体文章的立意,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一张图等,都往往会经过不断 的反复的打磨与修改。虽然,最终这种传播文案或稿件从行文的角度来讲,确实不错,但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这种最终被打磨成了纯软文式的文案或稿件,反而不 会引发消费者的关注和阅读兴趣。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样追求细节,也会耗费不少时间,导致从准备传播到最终完成传播的时间跨度太长,时效性大打折扣。

实 际上,从消费者的角度,消费者的购车过程,应该是先要知道有这么一款产品,然后再拿这款产品与其竞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对比,最后才会决策到底购买哪款车型。 因此,从这个角度以及参照目前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让消费者要知道有这么一款产品的阶段,营销传播层面就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快二是广。

要 做到快,在营销传播层面日系品牌就要抓大放小,也就是把握住传播的大方向和准确性,其余的就应该让媒体平台等按照各自的风格自由发挥;要做到广,在营销传 播层面日系品牌就要优劣通吃,也就是无论是影响力大的媒体平台还是媒体力有限的媒体平台,无论是行业内的还是行业外的媒体平台都需要尽可能多的开展合作。

当然,车业杂谈所举的上述这个例子,其实还只是日系车企在营销领域过于注重细节的其中一个表现。相信与日系车企有着合作的广告公司朋友会有更多更具体的感受。

谈到此,车业杂谈也有一些思考,很多时候车企在发展过程中都讲究要做到诸如极致、最好、更好等,但从实际的终端市场表现来看,卖得最好的车不会是最漂亮的车,也不会是品质最好的车,也不会是做工最好的车,而应该是在各方面都表现比较中庸的车。

因此,对于日系车企而言,追求细节并不是坏事,但还是要做到有的放矢,要考虑物极必反,要避免类似“质量过剩”带来的成本压力等。

应 该来讲,凭借日系车的产品力,凭借日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号召力,如果其能在营销领域能做到近两年其在产品方面的进一步调整,相信日系车的产销还会更 好!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品牌还没有形成实质威胁,欧美品牌受困于一系列质量问题,涡轮增压的技术优势不再明显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日系在混动领域的优 势)的背景之下,日系品牌已经到了一个不错的时间窗口。

来源:汽车杂谈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日本车 销量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环球360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此前在 2 月 12 日,小米集团发布官方公告称,Redmi 首款新品红米 Note7 仅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出货量已突破 100 万台。1 月 10 日发布的红米 Note 7 仅用一个月就达成了如此...
业界
3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周一发布的一份供应链研究报告称,在苹果iPhone销量下滑之际,光学镜头设计及制造商大立光(Largan)和芯片代工厂商台积电(TSMC)等多家苹果供应商...
业界
3月16日,产业链给出的最新消息称,苹果或许很快又要继续对iPhone进行价格调整,不过相比iPhone XR和iPhone XS Max来说,这次主要调整的机型是iPhone XS,预计售价将集体下降到7...
手机
中国手机市场经历了多年来情况最低迷的一个月。因为手机出货量下滑,而这一数据可能进一步预示着苹果公司在世界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上遭遇的痛苦。...
手机
当下最流行的VR节奏游戏《Beat Saber》开发商宣布,该游戏已售出100多万。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的独立开发者Beat Games在视频博客中分享了这一消息。...
VR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