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监管趋严 比特币挖矿开始出海

深度
2019
03/15
20:48
华尔街见闻
分享
评论

继去年监管重拳打击下掀起的ICO“出海”潮后,又一轮比特币挖矿开始了“出海”。

在监管不断趋严的背景下,许多行业内领先的挖矿企业已经开始转向海外了。 

彭博社报道,拥有世界最大比特币矿池“蚁池”、位于北京的矿机公司比特大陆(Bitmain)正在新加坡建立总部,并在美国和加拿大也拥有采矿业务;第三大矿池莱比特(BTC.Top)也在加拿大开设分支;第四大矿池微比特(ViaBTC)也已经登陆冰岛和美国。

淘金圣地:加拿大温尼伯

在众多海外目的地中,一座加拿大小城正在成为数字旷工向往的淘金圣地。

加拿大媒体CBC日前报道,一大批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字货币投资者将温尼伯视为开设矿场的最佳场所。当地便宜的电价和偏低的年均气温被挖矿投资这视为最大的两个优势。

数字货币挖矿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北美洲20个主要城市中,温尼伯电价最低,纽约、多伦多等地的电价接近温尼伯的3倍。此外,矿机工作时发热严重,温尼伯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很适合散热。

不过即便如此,全球比特币网络的算力向中国聚拢容易,要再次寻找足以“接盘”的下家却很难。

华尔街见闻提到,目前77.7%的全球比特币网络算力 (network hashrate) 仍在中国境内。况且比特币矿机所需的大量专用硬件设备,其生产厂家也都在中国。

监管聚焦“挖矿”业务

实际上,在去年9月对虚拟货币交易所出手整治后,近来监管部门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到了“挖矿”业务。

第一财经周五报道,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工作领导小组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引导辖内企业有序退出“挖矿”业务,并要求上报“挖矿”企业的耗电、电价等情况。

通知指出,“挖矿”企业,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也助长了“虚拟货币”投资炒作之风。

此外,本周还有关于“央行召开闭门会议,讨论比特币矿场限电”的消息传出。

《财经》援引接近央行人士表示,该会议子虚乌有,不过监管对比特币挖矿的态度是否定的,最终的想法是希望其消失,而不是规范。但因不符合行政习惯,没有关矿依据,央行不可能关停,限期关停的说法也不严谨。

 

 

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方凌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比特币 挖矿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环球360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币安在澳大利亚推出现金购买比特币服务 服务站点达1300多家...
资讯
杭州互联网法院首例比特币财产侵权立案,虚拟财产如何认定?...
资讯
3 月 18 日,据 CCN 报道,美国证券委员会在 2019 年 2 月发出关于应用比特币 ETF 的意见征询,近日,委员会收到七份回应,其中六份言辞急切地希望委员会取消比特币 ETF 的应用,...
资讯
对话郭宇航:有上市公司董事长以亿为单位在配置比特币...
资讯
在过去的一周里,随着比特币价格小幅回升至4000美元,数字货币市场的市值从1310亿美元上升至1370亿美元。...
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