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比特币,从0涨至5000美元用了将近9年,而从5000美元涨至16000美元仅用了一个月。
暴利之下,区块链及其衍生货币,由极客们的玩具迅速变成了投机者们竞相追逐的那朵郁金香。
翻倍、暴富、梭币开始在朋友圈刷屏,一场基于微信群、加密钱包和外场交易的财富再分配大戏,拉开了序幕。
而如同所有造富神话一样,我们终将在狂热中照见众生相。
焦虑
最后一班地铁已经离站
“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提早五年毕业工作,命运将会截然不同。”
房价在暴涨,城市在疯狂扩张,阶级上升的通道正在悄然关闭,这个问题成为了每个漂泊在北上广深的年轻人最大的心魔。
从来没有一代人,遭遇过今天这样烈度空前的集体剥削——先来者对后来者的剥削。
焦虑蔓延在每一个人心头,当财富常规增值的速度渐渐无望追赶高不可攀的阶级壁垒时,绝望正在催生赌徒。
躲在暗处的庄家们心知肚明,新的韭菜成熟了。
有一句话在币圈流传甚广:
币圈一日,人间一年。
“每个人都在忙着赚钱,几乎没有人会在凌晨三点前入睡,耽误每一分钟都是罪过。”一位在疯狂的十二月实现了资产扩张十倍的币圈玩家解释道。
“也有可能,你一天内就亏掉了自己一年的薪水。”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埋头紧盯着行情。
在朋友圈一片“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不要怕,就是梭”这样心照不宣的狂热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币圈的行列,没有人想做被剥削的后来者。
毕竟,很多人都经历过最后一班地铁已经离站的绝望。
然而,命运中的每一份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贪婪
没有人相信炸弹会在手中引爆
如果有人不识趣地向币圈玩家谈论庞氏骗局与郁金香泡沫,得到的将会是嘲讽和不屑。
他们并不是否定这一结论的可能性,恰恰相反,这其中的大多数,都认定市面上大半区块链项目最终都会化作泡沫。
他们只是坚信,炸弹不会在自己手中引爆。
伴随着区块链项目的火爆,波动越来越剧烈的二级市场,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了更早期的项目。
在国内,ICO(首次发行代币)是被严厉打击的金融犯罪行为,于是,大量的白皮书流传在微信群中,“私募”、“份额”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名词,许多人坚信,能够获得“私募份额”,就已经手握这场零和游戏的免死金牌,继而以嘲弄的心态,看着二级市场上的“韭菜”。
然而,随手点开几份白皮书,从“区块链购岛”到“AV版权链”,这里似乎正在沦为脑洞故事板和科幻小说合集。
另一边,是一群大概在此之前连加密钱包为何物都不甚了了的“大佬”,正在争相发币,几个交易群中,刚刚完成“私募”的项目负责人,大笔大笔抛售套现。
随着一月以来国内政策不断收紧,市场波动日渐激烈,早期入场,获利颇丰的玩家们开始纷纷退场,选择落袋为安。
然而,正如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中所言,享受过一夜暴富,你再也忘不掉捷径。
当一夜暴富的快感和渴望化作心魔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
当我们渴望着“财务自由”的时候,我们渴望的究竟是“财富”,还是“自由”?
群鸦
巨人倒下后盛宴将至
空穴来风,事出有因。
正如传统媒体衰落带来的话语权真空,催生了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崛起一样,全球金融环境在经历了漫长的通货膨胀与货币超发之后,人们逐渐对法币的保值性失去了信任。
比特币,在诞生之初,就以通缩的特性与去中心化技术发起了对铸币权的挑战。
至少故事发展到此时,依然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然而,屠龙的少年终于化作了恶龙,在投机者嗅到了加密货币暗含的机会后,群鸦蜂拥而至。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出出近乎人格分裂般的表演。
几乎一夜之间,我们身边涌现出了一群无政府主义者,“去中心化”、“铸币权”、“反巨头”成为了在朋友圈构筑人设,在白皮书中描绘未来最高频的词汇。
而另一方面,“大佬站台”、“核心圈层”、“币圈风向标”将这个不断扩张的群体划分成了阶层严密、秩序森严的蜂巢,以至于在核心群高额的入群年费之下,催生了合资入群这样的当代行为艺术。
我们无法否认区块链技术本身所蕴含的广阔前景,只是,某些基于私立而为此摇旗呐喊的群体,正在逐渐摧毁它的每一寸容身之地。
每一次技术革命,终将带来社会伦理与道德观念的重构,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答案你我心知肚明。
未来
影子王国在阴暗中崛起
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加密货币基于其技术特性,正在逐渐成为非法交易的首选。
一直以来,洗钱都是从事非法交易集团最核心的业务板块。
不论多么精巧高超的洗钱行为,在由中央银行、法币与反洗钱公约构筑的现代金融体系中,总是有迹可循。
然而,在加密货币出现后,一部手机,一个钱包地址,你可以将钱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连接一切的工具已经就位,变化的来临或许比我们预想中更快。
区块链,这项全新的技术将会将我们引向何处,仍未可知。
我们只知道,当欲望失去了枷锁,就没有了向前的路,只能转左,或者向右。
左边是地狱,右边也是地狱。
不知中本聪写下那个天才创意的第一笔时,是否遇见它终将给世界带来的惊涛骇浪。
时间会给所有人公正的审判。
来源|新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