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气预报用上 AR 特效,主持人和观众都疯狂了

消费
2019
03/15
20:51
极客公园
分享
评论

看似无聊的天气预报经常以意外的方式走红,之前是因为美女主持人,而最近是像科幻大片一样的特效。

在美国天气频道(The Weather Channel)的最新节目中,主持人向观众展示了冰暴形成的科学原理。他「站在」暴风雪现场的中央,随着讲解,树枝上的冰柱会突然落下。远处一辆大巴因为冰雪而打滑,眼看就要撞上主持人,一声「Stop!」,大巴应声停下。

让观众站在风暴中央

这是 TWC 引以为傲的节目形式,利用 AR 和 MR 的结合来制造出逼真的场景。配合主持人精彩的讲解,观众仿佛置身于恶劣天气的中央。这样的视听效果和普通天气播报完全不同,不仅不无聊,反而像游戏、电影一样扣人心弦,而这背后都是 TWC 团队的科技创新。

TWC 的节目第一次走红是在去年,当时美国东部正经历当季最大的飓风「佛罗伦斯」,TWC 用一段视频展示了飓风来临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列数据、也不是展示气象图,而是向观众展示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情景。他们让主持人站在洪水中央,然后把水位逐渐升高,一开始风还小,水刚没过脚踝,后来逐渐淹没汽车,直至屋顶。主持人站在洪水中央讲解天气局势,然后给观众提供自我保护的建议。

节目的视听效果做得十分逼真,因为这是用虚幻引擎做的。虚幻引擎通常被用于游戏、电影中,模拟真实场景,而 TWC 把它用到了天气播报里。2018 年 6 月,TWC 推出了首个虚幻引擎制作的视频,讲解龙卷风的形成。逼真的特效是最大的功臣,而除此之外,主持人的表演也十分精彩。视频中龙卷风超房屋袭来,突然一根木头飞入了演播室,主持人受到惊吓的反应十分真实。

像拍电影一样做天气预报

TWC 用这种方法做过龙卷风、雷击、飓风、森林大火、冰暴的天气效果,他们在采访中透露了视频制作背后的故事。它的制作难度不亚于一个电影片段,先提出一个热门的话题,然后编写脚本,创作完成的故事线,这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制作,其实主持人在讲解时是站在绿幕中央,和我们在有些电影花絮中看到的一样,主持人看不到最终的效果,需要靠想象来完成表演。

好在 TWC 的主持人都是气象学家出身,周围的人把要展示的效果投影在平面上,然后主持人再根据这些简单的图形做出反应。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主持人像站在恶劣天气中央讲解,观众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危险的氛围。

TWC 把这种技术称为 IMR(Immersive Mixed Reality,沉浸式混合现实),它把 360 度高清视频、基于实时数据的增强和虚拟现实元素以及经验丰富的实况播报员有机结合起来,带领观众体验真实的天气状况。TWC 认为这是天气播报的未来。

天气预报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提前预知、提前防范,而传统的播报形式主要靠数据和图表来展示天气状况,带来的问题是观众很难感知,有所警惕。TWC 的节目则不同,它把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直接推到观众面前,并提供安全建议。

而这些尝试仅仅是个开始,未来可以把天气模型的数据导入到真实环境中,让城市展现下雨、下雪等天气,本质上这就是对未来的预告。再进一步,把主持人脚下的平台去除,然后和虚拟环境互动起来,比如踩在雪上的脚印,这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当人们谈论一个新技术的未来时,往往只关心它会「带来」什么,而实际上新技术的革命首先是从「改变」开始的。TWC 的天气播报把 AR、MR 结合了起来,用游戏、电影的方式来做天气预报,这不是对新技术改变旧事物最好的尝试吗?

【来源:极客公园】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业界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环球360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激战正酣,斥巨资征战世界杯广告市场的公司也吸引了众多注意,其中数家汽车企业借势宣传自动驾驶等性能,包括老牌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企业。...
洞见
上海:区块链应用探索“用武之地” 业界期盼“沙盒”实验...
资讯
2019年全国两会已经开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也一直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电商
2018双十一苏宁易购走的是“简约风”,每一场活动都围绕“如何为消费者减负”展开,力图通过无门槛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场购物嘉年华中来。...
电商
大湾区业界建言金融融合:设统一监管标准 区块链先行...
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