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悄然上线P2P产品,网贷寒冬期介入意欲何为?

金融
2019
03/15
20:55
全天候科技
分享
评论

近期,不少京东金融用户发现京东金融APP财富板块悄然出现了名为“旭航网贷”的P2P产品。其隐藏在京东小金投栏目中,全天候科技登陆后发现,所有标的已全部售罄。

而新手指南里的介绍表明:旭航网贷是京东金融旗下专注于提供网络借贷中介信息服务的平台。

图片来源:京东金融APP图片来源:京东金融APP

企查查资料显示,旭航网贷法人为张雱,京东钱包执行董事兼经理,曾任职京东金融,现为刘强东助理。而从股权结构来看,刘强东持股19.01%,疑似旭航网贷的实控人。

京东的P2P之路

虽然上线很低调,但从公开资料来看,京东想做网贷是早有打算。据证券时报2014年8月8日消息,2013年京东金融就曾挂出过网贷相关岗位招聘信息。此后的2015年、2016年、2017年在招聘网站总能找到京东招聘网贷相关职位信息,招聘信息显示,该部门系京东金融新成立部门,“发展前景无限”。

但2017年2月10日,京东集团开年大会上,刘强东在演讲中提到 “在P2P最火的时候,国内某家公司把公司名字都改成匹凸匹,连续五个、十个涨停板,这时候我们京东金融依然没有做所谓的P2P业务”。“什么是价值观?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不为外界所动,永远不会为短期的利益所动,永远目标长远,永远强调我们的价值。”刘强东说。

言犹在耳,不到一年,刘强东就食言了,2017年11月16日一家具有京东基因的网贷公司“京东旭航(厦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旭航”)悄然出现在厦门金融办网贷机构备案公示名单里。

此举引发行业热议,京东金融公关人士在接受网贷之家采访时表示:“京东金融的网络借贷平台此时获得备案,意味着在业务合规性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京东金融将建立具有影响力的网贷品牌,让老百姓放心的投,安全的投。”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5月9日,厦门金融办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于进一步推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清理的通告》,要求对“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立的网贷机构或新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在本次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并随文发布了不予备案验收备案的第一批440家网贷机构名单。但于2017年9月底成立的京东旭航(厦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并不在这440家不予备案的网贷机构名单之列内。

遗憾的是,因为网贷行业备案整体延期,京东的这一愿望并未达成。但尽管如此,京东也已成为BATJ里面首个明确涉足P2P网贷的互联网巨头。

相比于京东的直接开干,其他互联网巨头就比较委婉,利用投资的方式搭上了互金这趟时代列车。2015年12月,宜人贷在纽约上市。而宜人贷招股书显示,百度旗下子公司百度香港认购了1000万元新股。蚂蚁金服和恒生电子、中投保共同设立浙江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互联网金融平台——网金社。腾讯旗下基金则参与了人人贷A轮及陆金所B轮融资

旭航为何选在网贷寒冬低调上线

虽然备案延迟,但自今年5月起,京东旭航旗下P2P网贷平台——小金投(官网地址:http://www.jdxiaojintou.com/)已进入测试阶段,12月份集中发标,奇怪的是今天全天候科技登陆时,发现网站已无法打开,只能在京东金融APP上找到旭航网贷的身影。

2018年爆发了史上最大的P2P雷潮,京东又为何选在此时低调上线旭航网贷呢?

某行业资深人士指出:京东金融原有的系统,会受到资本金的限制,而网贷无杠杆限制。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仅剩余平台1181家。如旭航网贷最终能通过备案,京东就可利用网络小贷为京东生态里的很多企业和个人做产融结合即泛供应链金融业务,想象空间很大,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产业资本切入网贷行业。

但关于旭航网贷能否通过备案,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有一定风险,网贷之家也发文指出,虽然背靠京东这棵大树,但其成立年限不达标或成为其合规备案的最大绊脚石。

全天候科技就旭航网贷相关事宜咨询了京东金融PR,不过截至到发稿之前,还未收到任何回复。

【来源:全天候科技】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京东金融 网贷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环球360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APP是提高用户体验的工具,但不能把银行的未来寄托在互联网上;科技是提高业务效率的手段,但不可把金融科技本身当成目的。...
金融
今年的315晚会向大众普及了一个新名词——“714高炮”。然而一夜过后,很多高炮仍在持续。...
金融
今日,央视315晚会“缺德的骚扰电话”案例中,萨摩耶被曝出涉嫌通过放置探针盒子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金融
美股再次迎来财报季。3月13日,乐信和拍拍贷同日发布了其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金融
重大变化如气候之突变,人人皆知——如强监管来临、爆雷潮突袭。导致失败的,不是没看到,而是错误的应对方式让企业错过最佳调整点,埋下失败的种子。...
金融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