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一哥”摊上事:被诉赔 10 亿,创始人身家超 400 亿

创投
2019
03/15
20:56
观察者网
分享
评论

在国内,牛奶界有伊利、蒙牛,凉茶界有王老吉、加多宝,而说到插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品牌,可能要属公牛了。你家里使用的插座,可能就是公牛。

早在 2015 年,公牛销售总额便达 56 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46%。在一个看似枯燥、体量不大的市场里,公牛缔造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

去年 9 月证监会公布了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牛集团)IPO 招股书申报稿,公牛集团拟发行不超过 6000 万股,拟募资 48.86 亿元,在上交所上市。

文内图片均来自每日经济新闻公众号

对于公牛集团来说,上市是公司快速壮大发展的重要一步。而按照招股书公布的估值水平简单计算,公牛集团创始人阮立平、阮学平兄弟身家已达 422 亿元。

都说同行是冤家,就在公牛集团冲刺 IPO 的关键时刻,江苏通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领科技)的专利侵权诉讼将公牛集团送上了法庭。

插座安全门侵权?公牛集团被诉赔 10 亿

近日,通领科技诉公牛集团专利侵权案在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据悉通领科技要求公牛集团赔偿共计 9.99 亿元,这场官司被称为国内诉讼标的最高的专利侵权案。

通领科技诉称公牛集团未经许可使用的两项专利,分别是发明专利支撑滑动式安全门(专利号为 ZL201010297882.4)和实用新型专利电源插座安全保护装置 (专利号为 ZL201020681902.3)。

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两项涉案专利的主要内容均与安全插座有关。其中名为支撑滑动式安全门的发明专利,提供用在插孔上的保护门,单孔受力时无法随意打开,正常接驳电器时,双个插孔同时受压,保护门才能够顺利打开。

3 月 7 日,每日经济新闻致电公牛集团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确认了诉讼情况并表示,2018 年 12 月公司就接到南京市中院的消息,诉讼涉及与插座保护门相关的专利侵权问题,目前律师已在积极处理。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应诉中,已有部分案件开庭,案件结果尚未公布,相关情况以法院方面的公告为主,后续新的进展会在官网公布。

3 月 8 日,记者赶到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常胜北路 33 号的通领科技总部,董事长陈伍胜接受了记者独家专访。

他表示,通领科技的插座产品均向海外销售,客户包括世界 500 强企业施耐德、沃尔玛等。另外,通领科技起步较早,研发投入业内领先,拥有独家专利 " 防水溅、防触电安全保护插座 " 等。

据他介绍,2017 年 4 月,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插线板和转换器插孔必须设置安全门,而通领科技早在 2010 年就申请了相关专利。

他认为,目前在市面上带安全门的公牛插座均涉嫌侵犯专利,而近 10 亿元的诉讼赔偿相比公牛集团的得利,只是一小部分。

小插座大生意,阮家兄弟身家超 400 亿

公牛集团创始人阮立平出生在浙江慈溪古窑,他最早的志向是做一名工程师,所以就考入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机械工程系。

大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了杭州的水电机械厂工作,十年的工作慢慢培养了他认真喜欢钻研的习惯。

阮立平进入插座这个不起眼的行业,最初也是很偶然的机缘。

上世纪 80 年代末,慈溪涌现了几百家插座家庭作坊,形成全国有名的插座生产基地。阮立平家乡的很多亲戚朋友都跨入了这一行,他们没有钱投资生产,就拿着别家作坊生产的插座样品到全国各地去推销。当时慈溪交通不便,要到其他地方,杭州是必经之地,所以阮立平的职工宿舍成了接待弟弟等亲友的 " 中转站 ",他自己也帮忙推销。

在做推销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插座质量太差了,十个有三四个是坏的,做技术的阮立平帮客户修插座,慢慢发现这插座构造也很简单。

几年后,阮立平决定下海经商,于是就回到了老家慈溪开始了创业。

阮立平亲自设计出第一款产品并投入生产," 公牛 " 的品牌从此诞生," 那时喜欢打篮球,1995 年那会儿芝加哥公牛队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所以公牛的名字就这么来的。"

主打 " 用不坏的插座 " 概念,公牛品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消费者早已受够了当时市面上泛滥的伪劣产品的苦,公牛插座虽然价格比别家贵了一倍多,但使用安全,质量有保证,大家愿意买,公牛很快建立了口碑。

公牛集团官网截图

从 1995 年创业至今,公牛集团早已是插座品牌的绝对标杆和领军者,并延伸到 LED 照明和数码配件领域。

招股书显示,公牛集团 2018 年 1-3 月的营业收入为 20.49 亿元,净利润为 3.21 亿元;2015-2017 年,营业收入连年增长,分别为 44.5 亿元、53.6 亿元、72.4 亿元;然而净利润增速却没跟上,分别为 10 亿元、14.07 亿元、12.85 亿元。

从公牛集团的股东情况来看,公司一直牢牢掌握在阮立平和阮学平兄弟手中。两个人此前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的方式一直各自持有 50%,直到 2017 年底公司进行股改(上市前)时,才引入了包括阮氏三姐妹和高瓴资本在内的股东,股东数增加到 10 个。

目前,公牛集团总股本为 5.4 亿股,最新股东名单中,第一大股东为良机实业,持股 60%,阮立平和阮学平各持有良机实业 50% 的股份;作为自然人,阮立平与其弟弟阮学平各持有公牛集团股份 17.938%;两人直接或间接控股公牛集团股份逾 95.876%。

2017 年底股改时,高瓴资本以 8 亿元获得了阮氏兄弟转让的 1206.7 万股,持股占比为 2.235%,由此计算公牛集团当时估值为 358 亿元。

公牛集团本次 IPO 拟发行不超过 6000 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 10%,拟募资 48.86 亿元。以此计算,阮氏兄弟的身家为 422 亿元,按照高瓴资本入股的估值,兄弟二人身家也有 343 亿元。

通领科技出手,旨在狙击公牛集团 IPO?

虽然在国内插座市场名气不大,但出手狙击公牛集团的通领科技并不是无名之辈。

通领科技成立于 2002 年,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商用、民用电气开关和安全插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董事长陈伍胜曾任上海浙江商会副会长、浙江省电气行业副会长、浙江省企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获得第二届中国民营企业十大新闻人物、2010 年度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通领科技成立之后,一直专注于北美市场,由于产品畅销,2004 年起,以美国莱伏顿等为代表的多家竞争对手,为阻挠通领科技进入美国市场,先后发起了多场专利权诉讼。

经过 2 年多的艰苦诉讼,通领科技花费 1.6 亿元最终打赢了所有官司。2006 年 5 月 23 日,美国法院下达了长达 33 页的 " 马克曼命令 ",明确表明通领科技的产品没有侵犯莱伏顿公司的专利。

人民日报报道截图

这是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案中,首例中国企业获得美国法院的全胜的 " 马克曼命令 ",同时为中国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参与国际竞争,顽强抵制恶意诉讼树立了一个典范,保住了中国漏电保护产业对美国市场的唯一出口,并拿下了 10% 的美国市场份额。

外界猜测称,此次通领科技诉公牛集团侵权是想要效仿美国巨头的做法,以专利战狙击公牛集团 IPO。

对此,陈伍胜表示否认," 官司是从 2017 年开始准备,采集证据、公正、找专家讨论花了很长时间,2018 年递过一次材料,但由于缺少部分信息,又补充了一下,直到 2018 年底才正式立案,这与公牛集团宣布 IPO 的时间节点完全不同," 他还补充称," 其实我们如果要阻碍公牛集团 IPO,选择其初审的时间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就可以了,但这并不是我们要的。"

擅长专利权诉讼的上海市恒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如意律师表示,拟 IPO 公司都难以避免遭遇重大知识产权诉讼。特别是像公牛集团这种在某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一般也储备有大量的专利,随时可以反击对手。但是因为一般来说专利诉讼周期较长,公牛集团可能还是要综合考虑诉讼对其上市工作的影响,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来源:观察者网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环球360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期,多地农产品滞销新闻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关注。为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2018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衔接活动日前在京举行,农产品采购量达到252.6万吨。...
洞见
相较于李嘉诚时代频繁的抛售地产,李泽钜主导长和系的这段时间里,却几乎每个月都在公布有关地产投资的消息。...
产经
在楼市调控政策坚持不放松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从“高利”转为“微利”,房企如何做好利润与质量的平衡关,不仅关乎品牌形象,更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产经
2月26日,波司登在中国最高地标建筑——上海中心,举办“逆势突围 共创传奇”2018战略成果发布会,揭秘波司登在经济寒冬下如何取得逆势增长。...
洞见
分时租赁行业之所以运营了这么久还没有出现像网约车和共享单车行业一样的寡头,很重要的两个原因就是重资产和资源封闭。...
洞见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