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面临的三重原罪挑战:伪AI,懒惰,畏惧

AI
2019
03/20
22:57
站长之家
分享
评论

然而,另一面,每当机器人发展的蓝海海平面上稍有动静便往往引起轩然大波。在这里人们对于愿景和现实之间的要求再次呈现出背离式的矛盾,又想获得机器人无条件的奉献,又害怕机器人取代自己存在的价值。那么,当机器人成为服务员、家政工作人员等角色后,能不能让人类更幸福呢?而对于名目众多的AI科创企业来说,服务型机器人的发展还将面临哪些挑战呢?

据 315 晚会揭露,高新技术企业当中有着不少伪AI应用存在,这极大地破坏了具有正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人工智能科创企业在社会当中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实际上,AI当前作为以硬件、软件、计算技术为驱动要素的产业,并未产生“机器人文化”、“机器人思想”这一产生根本对抗性的意识。因此我们还可以断定机器人目前依旧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是没有思想或人工赋予意识的真正“机器”。此外,作为机器人的缔造者,人类首先将直面人性的复杂性,在害怕“代替”的同时应该看到高频重复、高压乏味的工作实际上为人性本身所厌弃,而创意性、创新性,乃至差异性更强的工作不仅契合人的内心希求,也能真正将人从生产过程里“机械”的环节中解放出来。

尤其是涉及到对人身体、生命具有威胁性、伤害性的工作,往往正是机器人大展身手的高匹配度工作。当前生产的机器人非常具有针对性,都是根据“需求”而定制,比如医疗方面专做一项手术一个切除的机器人,具体到服务业如传菜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引导机器人等,为某一工作环节服务的机器人已经相当常见。

此外,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商用服务机器人的成本、售价不断下降,而工作能力、工作准确性却不断上身。比如在海底捞、香天下、辣府等餐饮连锁企业共同使用的擎朗送餐机器人,每天为大量顾客服务,有条不紊的上菜、收盘,且平均每天租赁价格仅为 99 元,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仅相当于一个服务员半月的工资,且机器人7* 24 小时无休,有效缓解了对于人力需求大的餐饮业高峰期,优化人力结构,在服务业里搞工作,让服务员也更有激情上班、上班时间也更加精力充沛,提升服务质量。

【来源:站长之家】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ai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环球360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3月20日,首场百度大脑开放日全新登场,介绍了全新开放的24种全新AI能力,AI赋能市政、物流、教育等行业的20个案例,也为向开发者、行业人士展现了如何搭上AI开放生态的高速列...
业界
作为全球三大消费电子展之一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展(AWE)于3月14日在上海隆重开幕,吸引了数百家来自国内外的消费电子品牌参展。作为中国五大彩电巨头之一的康佳此次也携...
家电
3月14日,2019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在这场以“AI上·智慧生活”作为主题的转型大战中,海信冰箱发布食神PLUS、银河智能大屏562...
家电
今日天猫精灵研发部门阿里AI labs宣布,正式成立方言保护专项小组,投入1亿元对汉语方言进行保护和开发。同时表示,天猫精灵也将从四川方言开始,逐步进行全国方言的语音优化...
业界
为了加强其酒店预订业务,Airbnb正在讨论向软银集团投资支持的印度连锁酒店集团OYO投资约1亿至2亿美元。...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