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聊天机器人Allo宣告失败 聊天机器人终于泡沫破灭

AI
2019
03/15
20:55
快公司
分享
评论

说起聊天机器人,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如果说电影《Her》中那个温柔美丽的虚拟恋人是人们对聊天机器人的美好遐想,那么在不断更新换代的微软小冰,就是人类对此扎实的实践。

(人工智能题材电影《Her》的剧照)

2016年,硅谷巨头谷歌也将自己的科技版图拓展到了聊天机器人。为了在用户的短信会话中构建一个聊天机器人,谷歌发布了产品“Allo”。

而近日,Allo被砍。谷歌官方发布博客,确认Allo将在今年三月停止服务。对科技行业而言,Allo之“死”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告诉我们——

“没有人愿意让一个聊天机器人偷听自己的私密对话,尤其这个机器人还几乎没啥用处。”

接下来,一起来跟着小编看看谷歌Allo为何被砍,聊天机器人的泡沫是如何破灭的吧。

无处不在的“电灯泡”:谷歌搜索引擎

Allo符合你对一款新聊天应用的所有期望:它整合了丰富多样的字体和多媒体工具,跟iMessage、WhatsApp等竞争对手一样。但它给予对手的致命一击来源于谷歌本身的力量:谷歌搜索引擎在应用程序中扮演着一个无处不在的“电灯泡”,时刻在倾听,随时做好准备,一接到通知即刻帮你寻找餐厅,预订服务。

这个“电灯泡”的动力源于智能语音助理。2016年,时任谷歌通信产品营销主管的丽贝卡·迈克尔在舞台上首次展示Allo,并称之为“您与谷歌之间持续进行的对话,协助你完成各项事务”。这句话实际上意味着什么?我想大概就是,当我说“我们出去吃饭吧”,Allo就会突然弹出一个按钮提示我:“意大利菜如何?”

当时,我猜想Allo大概“命不久矣”。果不其然,两年后,这场实验结束了。谷歌宣布,它将把重心放在通过网页发送短信的Android Messages应用(其中添加了部分Allo的功能)上,并于3月份停止对Allo的所有支持。

不实用的“隐身模式”:用户的付出、回报不对等

今年早些时候,科技媒体网站The Verge报道,Allo的用户还不够多。似乎没有人想让谷歌监听和回应他们的私人聊天呢!为了避免被偷听,你还得使用Allo的“隐身模式”。你得告诉谷歌,“喂,我和我老公的这段对话是私密对话,谢谢!”

虽然很多手机用户愿意放弃一部分隐私,换取实用的功能,但“承诺”会打断对话的Allo却似乎不足以吸引人们下载并坚持使用这款应用。它依赖于吸收聊天数据来支持说不上实用的功能。对用户而言,这种付出和回报并不对等。

聊天机器人泡沫的破灭:“它想把人类变成聊天机器人”

谷歌Allo的失败并不是独立的个例。整个科技行业一度陷入聊天机器人狂潮。曾受到大肆宣传的Facebook M智能助理(不仅能送货,还能完成几乎任何任务)发布于2016年一场主旨演讲现场,却在2018年伊始被停用。Allo和M在诞生时间和经历上出奇相似,都是一家拥有无限资源、占据在线广告市场半壁江山的硅谷公司,开发了一个自动化助理,帮助用户搜寻信息,可能还顺带推销商品。然而,用户却选择了简简单单地与人交流。

自2016年以来,剑桥分析公司等丑闻渐渐“玷污”了硅谷的光环,许多用户首次真正目睹了社交媒体平台如何利用他们的数据危害社会。每当有人在Facebook Messenger上联系我时,我的胃就会翻腾起来。感觉就好比有个朋友邀请我参加他的生日聚会,地点是我最讨厌的餐厅。我必须出席,但别逼我和大厨握手,因为我刚刚看见他任由普京在我的开胃小菜里吐痰了!此时此刻,我绝对不愿意和Facebook这样采取强硬策略的平台分享更多数据。

许多聊天机器人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它们承诺过多,兑现不足。对任何产品而言,优秀的用户界面都会有意仅提供几个明确的选择。你可以关闭窗口,按点赞按钮,滑动消息。它们传达了有限的可能性,因为按照开发者的设计,软件本来就只能完成有限的任务。

聊天机器人(乃至对话界面这一前提)却暗示着无数的可能性,但它们却无法明确传达自身具备的功能。噢,你会“玩游戏”哟,Allo?太好了!那你能不能帮我铲屎?我一喝多了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Siri你能给我点建议吗?你能帮我挠一下后背中间吗,Alexa?在用户面前把这类互动描述为“对话”,这就是一种过分吹嘘。它做出了聊天机器人尚无法兑现的承诺,毕竟软件还没发展到这一步,甚至可能永远也走不到这一步,至少挠背是遥遥无期了。

以Allo的功能之一“Smart Reply(智能回复)”为例,目前它还存在于Gmail和谷歌的Messages应用之中。它简单明了地传达了自己的功能以及为用户节省时间的方式。以Allo的部分技术为基础,谷歌的目标不再是推销聊天机器人。相反,它是想把我们变成聊天机器人。

文 | 快公司编辑部

图片 | 快公司、网络

编辑 | 安娜

【来源:快公司】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谷歌 Allo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环球360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视觉模型表示自己除了在图像任务里很好用,非图像任务也是一把好手。...
AI
在今年的3·15上,果不其然AI被点名了。抛去属于“质量问题”的虚假智能产品以外,更引人关注还要数“智能骚扰电话”。相关报道提到,一些所谓的“大数据企业”通过WiFi探针...
AI
然而,另一面,每当机器人发展的蓝海海平面上稍有动静便往往引起轩然大波。在这里人们对于愿景和现实之间的要求再次呈现出背离式的矛盾,又想获得机器人无条件的奉献,又害怕...
AI
人们今天所发出的种种怪调,其实并不是在恐惧AI,而是在担心自己不能成为那个想象中的控制者。...
AI
近日,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轨道式GIS/GIL智能带电检测机器人系统在特高压泰州换流站顺利通过试运行。这是适用于GIS/GIL设备的无人化智能带电检测机器人...
AI

相关推荐

1
3